众所周知,我国农业想要现代化,就必须要依托智慧农业支撑,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化农业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多项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及相关技术。这表明“智慧农业”的研究与推广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是国家重要支持方向。
一、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中央1号文件)
发布时间:2019年1月3日
发布机构:中共中央 国务院
相关内容:
其中“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部分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二 、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
发布时间:2019年1月14日
发布机构:科技部
相关内容:
第四节 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推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总结杨凌示范区干旱半干旱农业发展、黄河三角洲示范区盐碱地治理建设经验,围绕现代畜牧业、农机装备、智慧农业、有机旱作农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主题培育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到科技园区落户。
专栏6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培育。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为龙头,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壮大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现代食品制造、智慧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万家。
三、 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9年2月11日
发布机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
相关内容:
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满足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业、智慧农业产品技术研发推广、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及烘干等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发展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联合体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掘地区特色资源,支持探索农业与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和农村康养等产业发展。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产村融合、产城融合发展。
四、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发布时间:2019年2月18日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相关内容:
在第十二章“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中的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涉及“智慧农业”内容。
第二节 加快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水平
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渔业船舶装备水平。到2022年创建500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协同发展,推动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农机、农业机器人等新装备在规模种养领域率先应用。推进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
第三节 大力推广绿色高效设施装备和技术
推进设施农业工程、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创新,积极推进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发展绿色高效设施农业,推广现代化集约型专用设施装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智能化改造。加强老旧农业设施改造更新,推动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加快新能源机械使用,全面提升节地、节水、节能、节肥、节药、抗风、抗雪能力。
第四节 加快数字农业建设
完善重要农业资源数据库和台账,形成耕地、草原、渔业等农业资源“数字底图”。分品种有序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科学调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借力互联网企业、涉农企业数据库,充分依托已有设施,构建“农业云”管理服务公共平台,提高农业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实施数字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大数据、物联网应用,提升农业精准化水平,推进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品身份化,全面提升数字技术在农产品生产、质量监控、商贸物流领域的应用水平,实现农产品“种讲良心、卖得称心、买可放心、吃能安心”,力争到2022年,农业主要品种全产业链数字化覆盖率达到30%。
五、 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9年2月21日
发布机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相关内容:
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服务小农户行动,支持小农户运用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物质装备等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
引导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校、农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到农业生产一线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下乡指导、技术培训、定向帮扶等方式,向小农户集成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六、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年3月5日
发布机构:国务院
相关内容: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部分指出,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需要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
七、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5日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会办公室
相关内容:
文件提出,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农业农村云平台基本建成。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比重大幅提升,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在加大政策支持方面,各地要加大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优先安排数字农业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对符合条件的数字农业专用设备和农业物联网设备按照相关规定享受补贴。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流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支持和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主体。
八、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
发布时间:2020年2月5日
发布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
相关内容:
第三条第十六点明确指出:
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提早谋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项目及早落地,有效扩大农业投资。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九、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7日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部
相关内容:
务实推进业态融合。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以加工流通带动业态融合,引导各地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业态。
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服务等现代产业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合,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亲子体验、功能农业等业态。
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生物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信任农业、认养农业、可视农业等业态。
2020年,推介一批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创新、联结机制创建、业态类型创造典型案例。
十、关于印发〈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年5月9日
发布机构: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关内容:
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
主要任务有: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农业、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围绕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畅通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进行重构和升级,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设施,农业也正在焕发出崭新的力量。
国家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我国农业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智慧农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包含传统农机企业如中国一拖、雷沃重工等,互联网企业如华为、京东、阿里等,甚至碧桂园、恒大等房地产企业,纷纷布局进入智慧农业领域,给智慧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下,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悄然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智慧农业”正渐行渐近。绿云智通也顺应潮流,积极响应国家农业政策,结合最先进的物联网及软件技术以及在物联网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农场等农业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智慧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供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助力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各行业的不断关注,各路资本的大量涌入,智慧农业已经进入“百家争鸣、群雄逐鹿”的全面竞争时代,这也意味着产业链各环节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相信未来国家在智慧农业产业化上会给予更多支持。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